“我們在工地吊試壓塊,工作10小時左右,每天大概是1000~2000噸。滿滿一箱油,三天就要出去加一次。按現在的油價8元/升,一箱就是2800,平均每天成本900多,一個月下來,這賬我都不敢算?!?/span>
幾個月前,面對一路飛漲的油價,王永豪一度十分憂愁,但今年3月,他結合自身業務,購入了廣東首臺35噸油電混動作業起重機STC350C5-1,再談起燃油成本的問題時,他已是另一番心境。
“干試壓塊和別的活不一樣,它沒有等待吊裝的間歇時間,每天都是滿負荷運轉,所以油燒得特別快。我現在一個月起碼要干20天以上,用電作業一天100塊-200塊的電費就夠了,成本直接節省了大幾百,這還是保守估算。有時工作量十幾個小時,省得就更多。一個月下來,節省出一個司機的工資完全沒有問題。”
在購買油電混動機型時,除了成本,王永豪考慮得更加長遠。
“在雙碳時代下,油電混動起重機是行業目前最好的選擇,現在我去工地,都盡量協商用電作業,用電既不影響吊裝性能、吊裝速度,又節約成本,作業過程也更為低碳、環保。”
“短期內,混動車和燃油車可能還處于同一起跑線,但環保政策在前,時間越長,燃油車的劣勢會越來越明顯。所以我認為,混動設備在未來將會占據比較大的市場份額。如果現在我不買,繼續選用燒油作業,之后其他人買了混動設備,我再進工地,就沒有任何競爭優勢了。”
在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下,“降本增效”是王永豪更是每位吊裝人都要面對的課題。與此同時,在雙碳目標下,所有人都處于新能源革命之中,這對吊裝行業而言,無疑是撬動市場變革的重要機遇。
精彩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