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觀點
1 2021&2022Q1鋰電設備行業整體業績正向增長。
我們選取的標的主要有【先導智能】【杭可科技】【先惠技術】【贏合科技】【利元亨】【海目星】【聯贏激光】【科瑞技術】【斯萊克】【瀚川智能】共10家企業。①2021年&2022Q1鋰電設備板塊整體業績正向增長,2021年收入合計285億元,同比+64%,2022Q1實現營業收入80億元,同比+109%;2021年歸母凈利潤28億元,同比+36%,2022Q1歸母凈利潤7億元,同比+87%。2021年行業平均毛利率為31%,同比-5pct;平均歸母凈利率10%,同比-2pct,主要系2021年確認的訂單為2020年訂單,彼時鋰電設備行業競爭激烈,合同價格較低,隨著下游邁入擴產高峰,鋰電設備進入賣方市場,2021年的訂單質量將優于2020年,我們判斷長期合理毛/歸母凈利率為40%/20%左右。②預收賬款及存貨持續增長,設備商在手訂單充足。截至2022Q1末,鋰電設備板塊合同負債(預收賬款)合計127億元,同比+85%;存貨為230億元,同比+97%;2021年鋰電設備行業訂單充足、發出商品多,使行業存貨周轉天數上升至259天;議價能力強使得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下降至120天。③2021年各個季度行業經營性凈現金流持續為正。2021年Q1-Q4鋰電設備行業經營性凈現金流持續為正,2021年合計為28.6億元,同比+17%;2022Q1由于訂單充足需前期備貨,故經營性凈現金流為-20.3億元。
2 鋰電設備行業是黃金成長賽道,持續受益于全球電動化大趨勢。
我們對行業做出以下預判:①全球動力電池進入新的產能周期,7家龍頭電池廠規劃未來擴產超1300GWh;②2022年最大看點之一為海外電池廠的大規模擴產:LG新能源上市后積極擴產,2025年至少達420GWh,SKI正在考慮將電池業務分拆上市,融資進行大規模擴產;③國產龍頭設備商強者恒強,積極拓展海外市場,稀缺性進一步凸顯:我們認為國內頭部設備商具備全球競爭力,隨著鋰電設備商積極進行海外布局,將充分受益于海外電池廠相較國內偏滯后的大規模擴產;④國產龍頭設備商注重盈利能力提升,規模效應顯現:鋰電設備商均推出相應的股權激勵計劃,業績目標注重盈利能力提升;⑤模組線+PACK線自動化率正處于由低到高的拐點;⑥未來設備采購形式為分段采購和整線總包共存;⑦鋰電設備仍在進行技術迭代,設備商助力鋰電池生產標準化、高效化:前中后道設備均出現一體化趨勢,軟包電池&方形長薄化帶來疊片機需求增加,4680電池對焊接要求提高等。
投資建議
全球電動化趨勢下,設備公司具備早周期性最先受益。重點推薦具備整線供應能力的整線設備龍頭【先導智能】,海外疫情結束后擴產最受益的后段設備龍頭【杭可科技】,動力鋰電設備即將放量的【利元亨】,激光焊接龍頭【聯贏激光】,深耕動力電池系統集成、受益于 PACK 自動化率提升的【先惠技術】,換電設備放量迎第二增長曲線的【瀚川智能】;建議關注【海目星】【斯萊克】。
風險提示
下游電池廠擴產低于預期;設備行業競爭格局變化;疫情對經營業績影響的風險。
精彩評論